首页 > 资讯 > 生活 > 正文
2022-03-04 19:23

轮船招商局大楼

轮船招商局大楼,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中山东一路9号,是上海外滩建筑群的组成部分之一。大楼于1901年由轮船招商局在原旗昌洋行花园处延请玛礼逊洋行设计:15,并耗资9900两白银建成。大楼落成后作为轮船招商总局的办公场所,抗战期间为保全资产由美商卫利韩公司代持,直至1946年初由招商局重新持有。1950年代后多次易手,包括上海区港务局、三机部九局、上海船厂、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、上海远洋公司、上海海事局等先后使用。1998年起,由招商局集团重新持有至今,为解决年久失修和改建的破坏影响,2001年起对建筑进行复工程,直至2004年修缮完毕。

历史

持有地产

1862年在金能亨的主持下,美商旗昌洋行开办旗昌轮船公司(Shanghai Steam Navigation Co.)并开始经营长江航运业务,首次开辟了上海至汉口间的航线。由于采用蒸汽船使得旗昌轮船逐渐垄断了长江航运业务,市场份额达80%。随后又于1867年开辟了上海至天津的航线,逐步进入近海航运市场。由于业务的扩张,186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航运业被称为“旗昌时代”,其对中国原有的漕粮运输业造成毁灭性打击。但这也激发了当时洋务运动人士的关切,李鸿章于1872年12月23日向清廷递交了奏折,提请试办近代航运企业,三天后同治帝批准了这一请求。1873年1月17日,轮船招商公局在上海永安街(今永安路)正式开局。此前,英商太古洋行已加入到航线争夺中来,曾与旗昌洋行互相压价试图吞并对方。后又为排挤新成立的招商局,旗昌先期减低运费,部分航线由每吨7两减至1两。1873年7月,又与太古联手,达成运费协议,大幅降低运费。此外,招商局还发起成立仁济和保险公司,投资兴办开平煤矿,从而进一步节约经营成本,增加收益。在此情况下,旗昌洋行经营则日趋萎缩,由1871年净利94万两跌至1873年的10.6万两,股票则由每百两面额价值200余两跌至1875年的60两。招商局于1877年3月起,正式搬入外滩的原旗昌洋行北楼,但随着甲午战争失利,依附于李鸿章的盛宣怀备受压力。随后盛宣怀又改投新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。在王文韶支持下,盛宣怀逐步改组招商局,并请王文韶将会办沈能虎调任通永道,从而招商局成为盛宣怀势力的根据。1901年在完全掌握招商局后,盛宣怀授意建造新办公大楼。南楼则由旗昌洋行继续使用,至1881年租予大北电报公司,旗昌洋行于1891年结业后出售给大北电报,1907年大北电报进行清拆,并利用原花园处兴建了如今的大北电报公司大楼。1928年,国民政府交通部命令招商局董事会成员辞职,并成立总管理处收归为国营事业。1932年起依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决议,行政院命令收归国有并改称国营招商局。1937年11月,由于淞沪会战已近尾声,上海局势恶化。位于上海的招商局开始为长久抗战作准备,招商局总经理蔡增基决定分成两个部分,其中总局迁往香港。另外任命副总经理沈仲毅至南京设立长江业务管理处,管理沿江分局、处和撤入中上游的长江轮船:119

建筑

原设计

大楼采用西方古典主义和仿文艺复兴建筑风格,为砖木结构,落成时的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。该建筑整体坐西朝东,面向外滩的部分为主立面,呈三段式布局,即横向与竖向均分为三段。外滩的大部分建筑一般均使用花岗岩作为外立面材质,但招商局大楼的底层则采用大青石,二层与三层使用清水红砖墙,各层的门窗均采用拱形的木质门窗。主立面的中间部分为双柱外廊,左右两段为山花墙。大楼内部多为木质结构,包括地板、门窗和扶手栏杆等,其中扶手栏杆上有雕花。此外,在大楼北侧的西部与原办公楼连接处,又设置的专门的连接通道,其中底楼与二楼的通道是采用打通山墙的方式,三楼则用“过街楼”的方式修建复道进行联通。

修缮

由于长期不合理使用,至1998年招商局收回时,大楼已损坏严重。首先面临是彻底修复还是简单维修的问题。彻底维修则需要对整体结构进行加固,安装中央空调等机电设备,同时恢复外立面,预计费用高达上千万:104-118

相关条目
  • 轮船招商局